《下河东》“三十六哭”与《斩李广》“七十二个再不能”

 

 《下河东》——赵匡胤亲征北汉,任欧阳芳为帅,呼延寿廷为先行官。将帅原有宿怨,欧阳方又私通了北汉(据说本是北汉旧臣),暗约敌军共劫宋营,赵匡胤几乎被俘,幸呼延寿廷兄妹出马,打败敌军,转败为胜。欧阳方奸谋未逞。斩杀寿廷并反诬其通敌叛乱。呼延寿廷之妹又被赵匡胤失手打死(据说是找赵理论赵解释其不听,后又动起手来)。呼延寿廷兄妹枉死,赵匡胤被困河东。

“三十六哭”即赵悔恨不已时所唱戏文,开头第一句为“自从把先行兄妹都丧了命,无一日王不哭三五声”,后接大段排比句,列举古人恸哭典故,借以类比自己心情。……这“三十六哭”看了之后很多都不知所云,搜了一下。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注解版。


先附上陈仁义版本的唱词

自从把先行兄妹丧了命,无一日王不哭三五声。

王好比轩辕皇帝哭仓圣,又好比尧舜哭众生。

禹王也曾哭水洪,汤王爷家哭五更。

王好比纣王哭闻仲,冀州城苏护哭全忠。

梅柏哭的钦天鉴,比干相哭的老商荣。

周文王哭的伯邑考,周武王又哭姜太公。

鲍叔牙哭的是管仲,齐王也曾哭晏婴。

哭伯桃本是羊角哀,燕王哭的孙伯灵。

范蠡在深山哭文仲,伍员逃国哭父兄。

昔日里圣人哭夫圣,墨子哭的朝歌城。

杨子哭的是岔径,晋重耳列国哭申生。

吴广哭的是陈胜,霸王他又哭老范曾。

赵王哭的廉颇将,申包胥七日七夜哭秦庭。

高皇爷哭的是韩信,张良深山哭陈平。

汉武帝哭的霍去病,李陵哭的苏子卿。

刘秀哭的姚子匡,王莽哭的徐世英。

刘备哭的是关公,小阿斗哭的诸葛孔明。

曹操哭的郭奉孝,汉献帝宫院哭梓童。

周瑜哭的黄盖勇,小刘谌在庙堂哭祖宗。

张翼德哭的是庞统,王允在花园哭张年兄。

董承马腾哭吉平,张苞关兴哭黄忠。

隋文帝哭的太子勇,李晋王三哭永安宫。

唐李渊哭的元霸勇,李世民又哭小罗成。

李克用哭的打虎将,黄巢寺外哭柳空。

斩黄袍王哭郑三弟,下河东为王哭先行。

 

下河东“三十六哭” 中的故事
文/朝歌
《下 河东》中“三十六哭”是秦腔广为传唱的名段。《下河东》现在流传的本子多是源自于剧作家杨起(陕西户县人)在50年代改编本。该本是将秦腔原来四个连台戏 剧目情节合并在一起而成。首先在陕西耀县剧团上演。“三十六哭”这段戏原是出现在“男赶驾”那场里,(“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”那段唱后半部分。)后来, 有的演出版本中增加了“灵堂”一折,将“三十六哭”放在“灵堂”中演唱。这段戏秦腔观众习惯称为“三十六哭”,其实也并非三十六哭,而是对演唱的一个底 线,最少要唱三十六,足见此剧对演员要求之高。

下面将这段戏词中包含的故事逐个解开,为您展开这一幅浩迭的画卷。
秦 腔戏文多源自民间说唱文学,所以“三十六哭”的故事出处有正史所载,但多是记于杂史、话本、演义、传奇之中。而且内容上有些句词为了演唱形式的需要,组合 引用也有不尽合理之处。但对于传统戏曲而言,戏曲的演唱形式是高于内容的。这段历时久远的戏文也自然成为了《下河东》经典的一部分。
本文以名宿陈仁义先生的版本(“四十八哭”)为准解说。为避免臆断、枉解,笔者争取斟断有据所依。
(秦腔剧目的形成时间较早,所以故事的由来也较复杂,在考据这些故事的时候对于未知的地方,暂未做结论。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-2)王好比轩辕皇帝哭仓圣,又好比尧舜哭众生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仓圣,指仓颉,姓侯刚,号史皇氏,黄帝时史官,汉字创始人,被尊为“造字圣人”,轩辕黄帝即黄帝《史记·五帝本记》记载: “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轩辕”;(按《国语》记载,少典氏娶有娇氏之女,生下黄帝和炎帝,黄帝在姬水边长成,因而姓姬。)
//尧,号陶唐氏,是帝喾的儿子、黄帝的五世孙;舜,号有虞氏,传说是颛顼的七世孙. 舜死后,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。尧舜是传说中的“五帝”名君,上古时期水患和族群间的冲撞和战争频生,这句意思尧舜哀叹广大人民生活的痛苦。
*(是否“众生”也可作具体人名解,笔者未找到依据。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-4)禹王也曾哭水洪,汤王爷家哭五更.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// 禹王,姓姒氏,号禹。因平治洪水有功,受舜禅让为天子,世称为大禹。尧舜的时候黄河流域水患严重。夏族的首领鲧曾奉命治洪水,用筑堤挡水的办法,治了许多 年。鲧治水无功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。帝乃命鲧之子禹治水,禹“居外十三年,过家门不敢入。”用疏导的方法,导小水入于川,导川水致于海。消除了洪水之灾。 此处禹王哭洪水之灾亦痛父命途多舛。(事见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)
//汤王爷指商汤,“哭五更”是彻夜痛哭的意思。(秦腔《王琏哭五更》也是同义)
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,传到夏桀王荒淫无道,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(音páng)的臣子对桀进谏,击怒夏桀,最后被杀死,众庶莫敢直言,汤使人哭之桀王怒,囚汤於夏台。后汤得释而归国,建立商朝灭桀。(事见明.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/《尚书.汤誓)》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5-6)王好比纣王哭闻仲,冀州侯苏护哭全忠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纣王是商朝的最后的帝王。荒淫无道,周文王起兵反叛,四方响应。纣王太师闻仲,一心扶保殷商江山。与周朝姜子牙战,最后在绝龙岭丧命,纣王哭之。(故事见《封神演义》·第五十二回绝龙岭闻仲归天。)
// 冀州侯苏护因为纣王要纳其女苏妲已“君坏臣纲,有败五常”而反出朝歌。最后和子苏全忠归顺姜子牙。在攻打朝歌城时,被闳夭暗算,苏全忠死拼不去,力尽而亡,苏护扶子痛哭。

* (注:现流传的《封神演义》 第八十一回“子牙潼关遇痘神”中有:余兆用杏黄旗杀死苏护,苏全忠闻报,痛哭进帐,欲报父仇的情节,可见,这段故事不是出自 此版的《封神演义》。有可能出子《封神演义》的老版本,(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明万历年间的舒载阳刻本,似为现存最早的《封神演义》版本,二十卷一百回,别题 《武王伐纣外史》),也或出自《武王伐纣平话》,待考。)!!!…………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7-8)梅柏哭的钦天监,比干相哭的老商容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钦天监,承担观察天象、颁布历法重任的官职名。钦天监杜太師杜元铣,因上书纣王说看天象见有妖气旋绕宫廷,得罪妲己而被枭首示众,梅伯不忍,进谏纣王,惨遭炮烙之刑。(事见.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回 云中子进剑除妖)
// 因纣王无道信妲己赐杀太子,老臣商容上殿动本,纣王看完奏章大怒,将本扯得粉碎要斩商容,商容心恸之极撞倒龙盘石柱上面身死。亚相比干哭商容。事后妲己装 病,言取比干之七孔玲珑心医治。纣王欲从,比干痛斥纣王无道,因饮下姜子牙所赠灵符,剖腹剜心而未死。胡喜媚化妇人假卖空心菜而破灵符,比干死。(事见 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回 商容九间殿死节/第二十六回 坦己设计害比干。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9-10)周文王哭的伯邑考,周武王又哭姜太公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西伯侯姬昌、南伯侯鄂崇禹、北伯侯崇侯虎因为为姜桓楚被诬谋篡事由奏本。纣王囚禁姬昌羑里城。姬昌之子伯邑考到朝歌为父赎罪,纣王随听妲己之言,将邑考之 肉着厨役用作料,做成肉饼,赐与姬昌,以刺探姬昌,姬昌只得含悲忍泪、食子肉。始逃杀身之祸,返回西歧。(事见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一回羑里城囚西伯侯/第十 九回伯邑考进贡赎罪)
//姜太公,姓姜名尚字子牙、号飞熊。姜太公曾在昆仑山从元始天尊学道,后来是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的。周文王在渭水河访得 姜子牙。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建有殊功,周武王灭商平定天下之后,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,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。齐国成为后来的春秋“五霸”和战国“七雄”之 一。(事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、《封神演义》)

*(注:“周武王又哭姜太公”似乎是戏曲文学的习惯使然。因为《尚书.周书》记载,姜太公在武王死后,他又与周公旦一道,辅佐幼主成王,内修政理,外平叛乱。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1-12)鲍叔牙哭的是管仲,齐王也曾哭晏婴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管仲:春秋时齐国政治家。名夷吾,字仲,亦称管敬仲。在齐国公子小白(即齐桓公)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,管仲曾支持公子纠。鲍叔牙又称鲍叔,春秋时齐 国大夫,以知人著称。少时与管仲友善,小白得胜即位,即齐桓公。桓公囚管仲,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,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,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。齐国 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。管仲死后,鲍叔牙大哭不止。齐桓公让鲍叔牙接替管仲任丞相。世人称之“鲍管之交”。(事见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十回秦晋大战龙门 山穆姬登台要大赦)
//晏婴又称晏子,字平仲作为是继管仲之后,齐国的名相,深得齐景公知才善任、辅政四十多年以智计称,轶事多闻于世。晏子死 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,“子大夫日夜责寡人,不遗尺寸……今天降祸于齐,不加于寡人,而加于夫子,齐国之社稷危矣,百姓将谁告夫!”事见〔西汉〕刘 向整理《晏子春秋》第八卷外篇第八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13-14)哭伯桃本是羊角哀,燕王哭的孙伯灵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楚王招贤,左伯桃应诏前往,路遇羊角哀,结为异姓兄弟,同赴楚都。时值严冬,途遇大风雪,冻饿将死,左伯桃舍命助羊角哀成名。羊角哀奏请楚王,为左伯桃建 墓立祠。左伯桃墓适建荆轲墓旁。左伯桃魂为荆轲魂所扰托兆于羊角哀。羊角哀拔剑自刎,诉与阎君,与荆轲魂奋斗,终斩荆轲魂。(事见.明.《今古奇观》第十 二卷《羊角哀》/《喻世明言》第七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)
//燕国人孙膑,字百灵。因孙、庞两家斗智之后,在天台山玉帘洞中,修真养性。秦始皇命 大将王翦,横道灭燕。孙膑父兄阵亡,孙膑下山保燕王、报父兄仇。秦将王翦用攒天箭,将孙膑击死在攒天箭下,燕昭王大悲。后得神仙送金丹,孙膑才得复生。 (事见〔清〕佚名《锋剑春秋》第二十一回中法宝孙膑丧命 见柬帖毛遂下山/第二十二回变金霞计骗长眉 请盗跖鞭伤王翦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5-16)范蠡在深山哭文仲,伍员逃国哭父兄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春秋末期,范蠡、文仲帮越王勾践复国雪耻灭了吴国,范蠡功成身退,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的文仲,给文仲写了一封信 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”劝其退隐,范蠡从商最后富可敌国。可文仲未听范蠡之言,不久便有人诬告文仲企图谋反,尽管文仲反复解释也无济于事。勾 践赐文仲一把剑,文仲一腔悲愤,引剑自刎而亡。(事见.明.余邵鱼《周朝秘史》第八十七回勾践三年灭吴国.范蠡扁舟归五湖/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)
// 春秋时代楚平王无道,伍奢被下狱。平王命伍奢修书召二子伍尚、伍员还朝,以便同戳。二子得书疑之,伍尚回朝,与父同受戳。伍员逃国,平王命武成黑追之。伍 员箭射其手,历尽艰难,逃到吴国,成为吴国重臣。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,挖楚平王的坟墓,怒鞭平王尸体,为父兄报仇。(事见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伍子胥微服过昭关、/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7-18) 昔日里圣人哭复圣,墨子哭的朝歌城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圣人∶德高望重、有大智、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,也专指孔子。复圣:颜回字子渊,孔子的得意门人,以德行坚称,深得孔子的赞赏。后世称“复圣”。 《明史·礼志四》记:复圣颜子、宗圣曾子、述圣子思、亚圣孟子,配祀先师孔子,合称“四圣”,也称“四配”。

颜回贫而好学,笃于存亡,虽箪食瓢饮,不改其乐。年三十二死。《论语》记到:颜渊死。子曰:“噫!天丧予!天丧予!”,颜渊死,子哭之恸。从者曰:“子恸矣!”曰:“有恸乎?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?”(先进篇第十一)

//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:“邑号朝歌,墨子回车”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翟(即墨子),时为宋国大夫,他带着学生到各国游说,经过卫国时,听说前方来到朝歌,他大 惊失色说这是殷纣王的旧都,是产生“新声靡乐”“郑卫之声”的地方,是不祥之地,于是掉转车头而去。,他反对铺张浪费,主张节约;要他的门徒穿短衣草鞋, 参加劳动,视吃苦为高尚品行。此处他是否在慨叹朝歌生活的奢靡。(事见《淮南子》《水经注》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9-20) 杨子哭的是岔径,晋重耳列国哭申生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这句典出一则寓言:“歧路亡羊”,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,邻居说:岔路很多,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。不久回来了,杨子问:“找到羊了吗?”回答:“丢掉 了……岔路之中还有岔路,我们不知道往那边去追,所以就回来了。”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一整天。他的学生觉得奇怪,请教这是为什么?杨子没有回答。后来, 人们用“歧路亡羊”比喻事理复杂多变,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,就找不到真理,就会犯错误。(事见《列子·说符》)
//春秋战国时代,晋献公的妃子 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,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,先设“蜜蜂计”后又诬陷申生投毒谋害献公,申生被逼自杀。申生的弟弟重耳,为了躲避祸害,流亡出走 于列国。重耳受尽了屈辱,最后终成霸业,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。(事见《东周列国志 >>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。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1-22) 吴广哭的是陈胜,霸王他又哭老范曾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陈胜和吴广因为服劳役延期,按秦律当斩,就 “揭杆为旗斩木为兵”起义,后来建立了自己的政权“张楚”。起义军围攻荥阳时吴广军中内讧,田臧、李归假传陈胜之命杀吴广,陈胜也最后死在自己的车夫庄贾 的刀下。(参见.蔡东藩.《前汉演义》第十四回 失兵机陈王毙命 免子祸婴母垂言/《史记陈涉世家》)
*(笔者没有查到陈胜死在吴广之前的讲述。“吴广哭的是陈胜”是演唱习惯,还是另有出处。待考。)
// 范曾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,被霸王项羽尊称亚父。当年鸿门宴上范曾几度发难,几乎致刘邦于死地。陈平使用反间计,逼范曾告老回乡,途中染病背疽暴 裂,流血不止,竟尔身亡。项羽醒悟悔之莫及。(参见.蔡东藩《前汉演义》第二十七回 纵反间范增致毙 甘替死纪信被焚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3-24) 赵王哭的廉颇将,申包胥七日七夜哭秦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廉颇:赵之良将。秦兵数困于赵,赵王思复得廉颇,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。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,令毁之。赵使者既见廉颇后,赵使还报王曰:“廉将军 虽老,尚善饭,然与臣坐,顷之三遗矢矣。”赵王以为老,遂不召。廉颇终不被赵复用。后又至楚为将,郁郁不得志,卒于寿春(今安徽寿县)。因为不召廉颇及后 来的错杀李牧,终使秦国虏赵王、遂灭赵。(事见《东周列国》第九十六回蔺相如两屈秦王马服君单解韩围/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传.》)
//伍员灭楚 后,楚大夫申包胥想起当年与伍员说过的“子覆楚,我必兴楚”的约言,徒步跑到秦国借兵。秦哀公迟疑不肯出兵,申包胥在秦庭痛哭,一连七日七夜,感动了秦哀 公,借兵收复了楚国。(事見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七回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/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秦国还能这么萌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5-26) 高皇爷哭的是韩信,张良深山哭陈平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汉高祖刘邦伪游云梦,吕后即与萧何定计,伪称高祖已杀陈豨,诱韩信入贺。至未央宫前突出武士数十人,缚见吕后宣以反状,韩信受斩并夷其三族。后之人无不为之痛惜。(事见.明. 钟山居士甄伟《西汉演义》第九十三回 吕后未央斩韩信)
// 韩信被杀是因为他功高震主且手握重兵。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张良虽然居功至伟,但深谙“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”的道理,所以在刘邦成就霸业之后就归隐了,陈平 学到了黄老之术中藏而不露的真髓,最后幸得以善终。陈平死后,家门频传不幸,盖因陈平一生阴损计谋太多,因果报应。这话说得………………(参见.《西汉演 义》·第九十八回汉帝封赵王如意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7-28) 汉武帝哭的霍去病,李陵哭的苏子卿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,卫青的妹妹卫子夫被汉武帝立为皇后,他遂得汉武帝的赏识。霍去病前后率军出击匈奴六次,屡立战功,威名远扬,在马背上度过自己的一 生.公元前117年,霍去病因病去世,时年24岁。武帝悲痛异常追封为景桓侯,汉武帝把他的陵墓外形造得像祁连山以陪葬茂陵。(事见.汉·班固《汉书》.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)
//西汉时,苏武(字子卿)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,他坚贞不屈誓死不降,苏武刚被扣后,匈奴单于曾派苏武的好友、因兵败归降 的李陵去劝降,被苏武断然拒绝。苏武苦熬十九年后得以归汉,李陵置酒相送。(参见.《汉书·苏武传》/黄士衡.《西汉野史》第一二八回全汉节苏武归国谢故 人李陵报书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9-30) 刘秀哭的姚子匡,王莽哭的徐世英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开国功臣姚期之子姚刚打死老太师郭荣,姚期绑子上殿请罪。刘秀念姚氏父子有功于国,从轻发落,后酒醉又误听郭妃谗言,下令斩姚期(字子匡)、马武等开国元 臣。军师邓禹以掉包之计救下姚期等人性命。光武帝酒醒后悔恨至极,亲赴太庙哭祭忠魂。众元臣亦同至太庙请罪,光武帝见状大惊,误以为众冤魂找他索命,惊骇 万状。后经邓禹等说明原委,君臣和好。(参见.明.谢诏《东汉通俗演义》)
*(以上是秦腔剧《斩姚期》情节,与小说略有出入。)……刘秀此人很值 得玩味。真正唯一未杀功臣的开国皇帝(赵匡胤死的太早,可能还没来的急给儿子铺路)。也少有故事流传。据说是本人太牛逼了,手下都跟他没法比肩。提起别的 朝代,开国皇帝周围总是围绕着一些牛逼人物。提起刘秀很少有人知道他身边有什么出名的谋士或大将。跟他一起建国的功臣没有比他本人功劳重、名望大的,无人 功高震主,又何须猜忌。对手更不值一提。新莽末年,以一届布衣之身乘势起兵历经十数载先灭新莽,又平更始建世等势力得定天下。竟无一旗鼓相当之对手。光武中兴,都是一笔带过。连一个有姓有名的对手都找不到……创业一帆风顺,少年有成,基本没什么狗血、悲剧情节。无法吸引大众目光,所以很少被后人提及。

大众感兴趣的两类人,一种是能另他感到同情、惋惜的,一种是能激起他不满、愤恨的。如果你身上恰好具备了这两个要素,那你想不红都难。所谓话题人物,一定要充满矛盾和神秘感。

 

//汉平帝登基立王莽的之女为皇后,汉臣徐世英助王莽毒酒药死平帝篡夺江山。王莽自称皇帝改国号新,封徐世英为一字并肩王,后与刘秀汉兵交战、大营被邓禹指挥人马烧着,徐世英也被火烧死在营中。(参见.连阔如《东汉演义》(评书)第五十五节严光荐贤马援拜帅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1-32) 刘备哭的是关公,小阿斗哭的诸葛孔明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故事同秦腔传统古典剧《大报仇》。
//故事同秦腔传统古典剧《葫芦峪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3-34) 曹操哭的郭奉孝,汉献帝宫院哭梓童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郭嘉,字奉孝,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谋士。为曹操出谋攻打徐州,以十胜十败之言预言了袁绍灭亡,助曹操消除了二袁及吕布三大劲敌。汉王朝建安十二年,郭嘉 郭奉孝在北征乌桓返回的时候,因病去世,当时年仅三十八岁。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合大败曹军为结局,回到南郡的曹操仰天大恸,大哭郭奉孝!“如果奉孝在,决不 会使我有如此大败啊!”(事见.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/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)
//“梓童”是皇帝对皇后的称呼(多见于 旧小说、戏曲)。汉末建安中曹操专权跋扈,伏皇后因曹操杀董承及其女董贵妃事益自危欋。因密修书,与父屯骑校尉伏完言曹操残横威逼,早晚必行篡夺之事,令 伏完密召诸侯共图之,当命宦官穆顺密送此书。后事泄穆顺被杀、伏完全家被戮、夷三族。曹操遂逼汉献帝废后,伏皇后遂被弑并鸩杀其二皇子。(事见《三国演 义》》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)…………“梓童”这个称呼美啊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5-36)周瑜哭的黄盖勇,小刘谌在庙堂哭祖宗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黄盖,吴国著名将领。字公覆,最初任乡间小官,后被推荐为“孝廉”,追隨孙坚打天下;孙坚死后,便追隨孙策;孙策死后,便追隨孙权。赤壁大战时配合周瑜, 行使苦肉计,并诈降曹操,立下大功。赤壁大战后不久,黄盖被拜为武锋中郎将。后来,长沙郡益阳遭山贼攻打,孙权加封他为偏将军,前去讨伐。就在这次出征 中,黄盖病死。(事见,《三国志·黄盖传》/《三国演义》)
*(《三国演义》中周瑜死在黄盖之前,《下河东》中引用“周瑜哭黄盖”是说周瑜感黄盖“苦肉计”的忠勇吧。)
//“小刘谌在庙堂哭祖宗”故事同秦腔传统古典剧《哭祖庙》。刘谌,刘禅之子。刘禅降魏时,刘谌于昭烈庙内痛哭先祖,而后杀死妻子和儿女,自杀殉国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7-38 )张翼德哭的是庞统,王允在花园哭张年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先生,三国著名谋士。刘备入西川时,庞统于七月七日殒命落凤坡,刘备遇险。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,大军分两路出发救危,一路由张飞率领,取 大路杀奔临江、雒城之西;亮自率一军,以赵云为先锋,溯江而上。诸葛亮与张飞约定,先到者为头功。各路合力最后取下西川。(事见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三 回:“诸葛亮痛哭庞统,张翼德义释严颜”)
//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大权全由董卓把持。一日在朝堂听吕布在其耳边说了几句密话,不知何故,就将大臣 司空张温杀死,司徒王允,对董吕父子专权乱朝深恨在心,与歌女貂婵出于忠义之心,定下“连环美人计”离间董卓吕布。(事见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9-40) 董承马腾哭吉平,张苞关兴哭黄忠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国舅董承受献帝衣带诏,乃与工部侍郎王子服,西凉太守马滕,左将军皇叔刘备,太医吉平、长水校尉种辑、议郎吴硕、昭信将军吴子兰、联名谋诛操贼。董承与太 医吉平密谋,乘曹操头风病发,暗下毒药。曹操接到密告,诱捕吉平,酷刑拷打,追究主使。吉平怒斥曹贼、触阶而亡。(事见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。)
// “张苞关兴哭黄忠” 故事同秦腔传统古典剧《大报仇》之《二启箭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41-42) 隋文帝哭的太子勇,李晋王三哭勇南公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隋文帝纳独孤后之言,废太子杨勇,立次子杨广为太子,即后来的隋炀帝,在大臣杨素等人的支持下,他害死兄长运用手段以扩充自己的势力,又弑父登上皇位。隋炀帝残暴遂失天下。(参见《隋唐演义》 第十九回 恣蒸淫赐盒结同心 逞弑逆扶王升御座)
// 五代史最鼎鼎有名的猛将莫过于李存孝。李晋王李克用收为义子,作十三太保, 号称飞虎大将军.被唐僖宗封为大唐护国勇南公。存孝功高遭人忌妒,被义兄李存信所害,借晋王深有酒意时,将李存孝五牛分尸惨死。晋王酒醒大哭。(事见《残 唐五代史演义》第三十二回 五牛挣死李存孝/第三十三回 晋王痛哭勇南公。)
*(此句长期被传为‘李晋王三哭永安宫’笔者认为是误解了。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43-44) 唐李渊哭的元霸勇,李世民又哭小罗成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 李元霸的师父紫阳真人曾叮嘱他,若他日对敌之时遇见使流金铛的,万不可伤他性命,否则必定不得善终。然李元霸将使混金铛的伍天锡、使雁翅流金铛的宇文成都 杀死。李元霸回到潼关时,霹雳交加,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响,元霸大怒,把锤往空中一撩,,那四百斤重的锤坠落下来,扑的一声将元霸击死。李渊闻元霸身亡、 大哭晕倒。(事见《《说唐全传》第四十二回 遭雷击元霸归天 因射鹿秦王落难)
*(《兴唐传》李元霸是在杀死宇文成都后,被宇文成都的师父鱼俱罗用计斩杀的)
// 叙唐初,齐王李元吉争夺王位,将秦王李世民诬陷入狱。李元吉为翦除李世民的心腹,借征讨苏定方之机,荐罗成为先锋。罗成得胜归来。李元吉为加害于罗成,逼 令罗成再战。罗忍饥苦战后返城,李元吉紧闭城门不准进关。罗成无奈,咬破手指作血书,嘱城上守关义子罗春转奏朝廷,复只身力战敌兵,终因马陷淤泥河,被乱 箭射死。(事见《说唐全传》第六十回“紫金关二王设计,淤泥河罗成捐躯”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45-46)) 李克用哭的打虎将,黄巢寺外哭了空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李存孝原名安敬思,少年赤手空拳打死猛虎、人称“打虎将”。晋王李克用收为义子,取名李存孝作十三太保。
*(这句和上面是讲的“晋王痛哭勇南公”同一事。)
// 黄巢造反,要杀人八百万。阎王为造生死簿,夜间加工。灯油不足,乃命小鬼往祥梅寺,偷取佛前之灯油,不幸被寺僧了空抓获。了空讯明原因。并见生死簿底稿上 第一名即其本人,极为忧虑。适黄巢往该寺屯兵。了空乃告黄巢所见。请求赦免,黄巢慨允。及至造反之日,了空怕被杀死,乃藏于门前之枯树中。黄巢因无物可 杀,乃用枯树祭刀。劫数难逃,了空终被斩首 。(事见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第三回赤墙村黄巢出身 /第四回 黄巢藏梅寺起手 )
*(剧中人名略有出入:戏曲中称:了空(柳空)、小说中称:法名(变律))如此奇葩而又天马行空的构思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47-48)斩黄袍王哭郑三弟,下河东为王哭先行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/故事同秦腔传统古典剧《斩黄袍》。
//故事同秦腔传统古典剧《下河东》。

《斩 黄袍》里说柴荣、赵匡胤、郑恩曾义结金兰,柴大赵二郑三。赵“黄袍加身”后封郑恩北平王。赵匡胤宠爱韩妃,沉湎于后宫。郑恩极力劝谏。韩妃之兄韩龙受封后 游街夸示荣耀,路遇郑恩与其争道,故意触怒郑。郑怒打之,韩逃入宫,此时赵匡胤酒醉韩妃桃花宫,听信了韩氏兄妹谗言,误斩郑恩。郑恩的妻子陶三春闻讯大 怒,率兵围住皇宫,要杀昏君为丈夫报仇。高怀德入宫杀韩氏兄妹为郑恩报仇,又劝解陶三春。最后赵脱下黄袍,陶三春当众将黄袍斩为两截以泄心头之恨。《阿Q 正传》里的“我手执钢鞭将你打…………悔不该,酒醉错杀了郑贤弟”是同一出戏。

绍 剧里此戏名叫《龙虎斗》。说的是宋太相赵匡胤昏琐无道,因他的义弟、大将郑子明(郑恩字子明貌似)在酒醉中说了“兄弟要轮流做皇”的酒话,就以为他蓄意谋 反而把他杀了(一说是郑生性莽撞,赵称帝后依然直呼其二哥,因朝堂之上冲撞赵匡胤。赵为维护朝纲含泪将他处斩……——————我觉得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还 不如戏文价值高,有没有此人尚且二论)。赵匡胤酒醒后懊悔莫及,又严辞斥责缪军师(查无此人,不知出自哪本小说演绎)为何不阻止自己,而把其逼走。奸相欧 阳方(亦无此人)就乘机献媚作乱。赵匡胤御驾亲征河东,竟拜不懂攻城略地的欧阳方为元帅,而封智勇双全的大将呼延寿廷为先锋,使其受欧阳方节制,欧阳方私 通北汉王刘钧谋反,设计陷害呼延寿廷,当着赵的面矫旨诛杀呼延寿廷赵匡胤却毫无办法(各种稀奇讲不通),以致被刘钧围困河东达七年(过去说十八年)之久。 赵匡胤大梦初醒,追悔莫及。遂唱道:

 

悔不该 ,酒醉错杀了郑贤弟,

悔不该 ,酒醒逼走了缪先生,

悔不该 ,信用奸臣欧阳方,

悔不该 ,屈斩忠良呼延寿廷!

 

(“酒醉错杀郑贤弟,酒醒逼走缪先生”后来成了俗语,意指连出昏招)

 

后来,呼延寿廷的儿子呼延赞(因是哑巴,俗称呼哑子)长大成人,他使用双鞭,武艺高强,起兵替父报仇。他先杀退外敌,鞭死刘钧,后兵围御营,与赵匡胤短兵 相接,要杀昏君。这就是“哑子开口龙虎斗”。赵匡胤不惜屈辱求饶,许以“万里江山对半分”、“你做君来我做臣”的愿心,但呼延赞誓为父雪恨。他唱道:

不要不要全不要

只要你昏君命一条

我手执钢鞭将你打

智慧是伟大的,历史又被创造了。

下河东为王哭先行”一句中“为王”即赵匡胤自称,此处用法类似于唐僧自称“为师”。但具体属于什么修辞不知道。“先行”即先行官呼延寿廷。

以上是对《下河东》“三十六哭”唱词的解说。秦腔剧历史久远文化积陈丰厚,笔者虽几近钝才、但错误难免。

 

七十二个再不能——出自《斩李广》

 

这本戏的剧情是,周厉王时,李广征番凯旋回朝,厉王摆宴庆功。国舅马鸾不服,与李斗殴,李打掉马鸾门牙。马怒,与妹马妃谋害之,进谗于厉王,王立斩李广。 (很纳闷,秦腔里类似剧情非常之多。《斩秦英》里是说秦琼之后,驸马秦怀玉领兵在西地征剿莫里沙叛乱。其子秦英于金水桥钓鱼,詹妃之父詹太师率众鸣锣而 过,惊散鲤鱼,并与秦英争执,被秦英一怒打死。詹妃上殿哭诉。太宗命秦英母亲银屏公主绑子上殿,欲以国法将秦英问斩。银屏公主哀求为开国功臣秦家留下根 苗,詹妃又执意为父报仇,金殿争执不下。长孙皇后出面说情,太宗赐御酒令公主向詹妃赔礼。公主跪求詹妃,说之以理,动之以情,詹妃方允。太宗赦秦英,命其 边关援救父帅,立功赎罪。————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,不单单是狗血两个字可以概括。个人感觉应该是戏文作者鄙视权贵,故意儿戏化的写法。)其弟李 刚打朝,杀死马鸾兄妹,厉王亲祭李广,加封李刚,事方休。这一段唱词用七十二种美好记忆,铺排渲染了一位老将军在被冤杀前的悲愤、无奈,酣畅淋漓。被称之 为“七十二个再不能”。这段戏唱下来将近四十分钟,是秦腔名家陈仁义的代表作。 (前面提到的《斩龙袍》与《下河东》也是陈仁义先生的代表作。)

 

七十二个再不能,唱尽了英雄被冤杀前的复杂心态。

想起秦代李斯临刑前,顾其子曰:“吾欲与汝复牵黄犬、臂苍鹰,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其可得乎?”。(写的真好)遂父子相哭,而夷三族。

这段戏词类似李斯的想法,只不过比李斯更加眷恋美好人生,千般辉煌,万种自在,唱不尽俗世的欢乐!往往七十二再不能唱罢,台下秦人热泪盈眶。这种感染力,非秦腔之外戏剧之能及也。

 

七十二个再不能唱词:

当殿上与我把法绳绑定。

龙国太啊,
叫不应龙国太痛恨交流。

想当年你与臣夸下海口,却怎么把前言付与东流。
你从前遭贼害为臣搭救,臣今日遭贼害你不理瞅。

红毛国里贼旗动,打来了战表要绣城(各种戏文里只要贼人一要割地就是绣城)。

万岁爷当殿把旨传就,命我弟兄统兵卒。

幸喜得血战平贼寇,齐唱凯歌回京都。

在九龙口里拿本奏,万岁爷见喜封王侯。

议事厅摆下庆功酒,我三弟醉打马鸾结冤仇。

他妹妹在宫中巧言奏,言说我换刀杀妻救过太后。

周厉王听言心生怒,他把我李广宣上楼。

上殿来不容我拿本奏,推下要斩我项上的头。

我今日命丧贼的手,思想起倒叫我痛恨悠悠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(七十二个再不能)

再不能头戴三王钮,再不能身穿蟒袍挂丝绸。2

再不能八宝玉带腰间扣,再不能粉底朝靴登双足。4

再不能早朝五更漏,再不能面君会王侯。6

再不能忠谏直言奏,再不能班房议事把公文修。8

再不能东华门里走,再不能西华门外游。10

再不能去会外商丝绸路(周厉王……),再不能常会来使灵烟楼(无出处)。12

再不能忠臣牌前论魁首,再不能奸臣面前揭短羞。14

再不能私访民间苦,再不能为民除恶明冤仇。16

再不能伴君多勤政,再不能为国家来分忧。18

再不能春踏芳草路,再不能夏赏荷花池边游。20

再不能秋饮菊花酒,再不能冬吟雪梅盏不休。22

再不能当殿挂帅首,再不能教场点兵卒。24

再不能顶盔冠甲提刀跨马把令候,再不能马前拖刀斩士卒。26

再不能君王饯行十字口,再不能万民送我出京都。28

再不能拜别老国母,再不能十里长亭别公侯。30

再不能大显韬略和贼斗,再不能冲锋陷阵雄纠纠。32

再不能设谋定计把贼诱,再不能巧摆八阵图。34

再不能威震边关口,再不能巡营暸哨度春秋。36

再不能陆战杀敌爬山走,再不能海战沉敌顺水流。38

再不能东杀平倭寇。再不能西砍侵华奴。(不知道具体创作时间……)40

再不能南征功成就,再不能北战扫匈奴。42

再不能活捉敌元首,再不能逼敌投降把兵收。44

再不能旗开得胜把凯歌奏,再不能马到功成回京都。46

再不能犒赏三军鞍前和马后,再不能斩将立功封王侯。48

再不能忠心耿耿保疆土,再不能功劳簿上把美名留。50

再不能畅饮庆功酒,再不能上殿交旨面君侯。52

再不能先祖的堂前三叩首,再不能庭前教子把书读。54

再不能老年的夫妻庆长寿,再不能五世同堂乐无忧。56

再不能展书学礼数,再不能花园练武志不休。58

再不能跨马提刀郊外走,再不能树下玩棋解忧愁。60

再不能捧琴奏几首,再不能观画论风流。62

再不能登山举目观景秀,再不能河边赏鱼水下游。64

再不能眼看着百姓耕田土,再不能耳听牧歌放耕牛。66

再不能打富济贫把饥荒救,再不能与民同乐庆丰收。68

再不能弟兄同朝走,再不能怒举朝笏把奸除。70

再不能殿打马鸾贼的口,再不能和奸贼做对头。72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罢罢罢来休休休,汗马功劳一旦丢。

老牛力尽刀尖死,李广为国不到头。

刀斧手你们押爷法场口,天下的英雄会报仇。

 

 

秦腔“形成于秦,精进于汉,昌明于唐,完整于元,成熟于明,广播于清,几经衍变,蔚为大观”,所演剧目数以万计,期间不断遗失。1958年整理、统计仅存 约3000多本。到今天还能经常传唱的不过几十部。期间或因为遗漏、篡改,以讹传讹等问题。很多剧情存在漏洞,甚至是解释不通的地方。而且流派不同,演唱 者不同,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表演,其唱词、腔调都有变化。

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展示文字和韵律的美感。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,多变不拘泥本就是一种独有魅力。

能流传至今的戏文都称得上是大浪淘沙。很多戏词单拿出来赏析,不仅字句工整而且用典精妙。无须配曲演唱,已经是一篇极好的骈文。

最近一段时间听了很多戏,感触颇多。这两段戏文单论词句已经很吸引人。陈仁义老先生的唱腔高亢凄凉又不失浑厚,腔调拿捏的恰到好处,细细听来方能领会有板有眼的意味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